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位于扶风县城新区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示范街区的扶风“一口香”臊子面美食街尤为吸引人,这里每天车水马龙、座无虚席,无论是归乡游子还是外地游客,总能在这一碗汤鲜美、面筋道的“一口香”臊子面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国庆假期,特地带家人从甘肃过来,参观了宝鸡周原博物院、法门文化景区,了解周唐文化,又特地来臊子面美食街的关中风情园品尝了‘一口香’臊子面,参观了醋坊、榨油坊、豆腐坊等手工作坊,体验到了纯正的关中民俗民情和美食文化,非常有意义!”游客李先生说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地都有自己的地方风味,但最能代表地域气质和文化标志的,才算得上招牌。如果提起扶风的代表性美食,那毋庸置疑,肯定就是“一口香”臊子面。近年来,扶风县持续做大扶风“一口香”臊子面产业,推动地方特色小吃品牌化,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推动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带动就业2.3万余人次,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约50亿元。如今,扶风“一口香”臊子面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把“金钥匙”,助推扶风县上榜“2024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树品牌 扩大“一口香”影响力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扶风县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3000多年前周原的核心区,素有“周礼之乡”的美誉。《诗经·大雅·绵》里曾写道“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渥,是小麦的适生区,面食自然而然就成为当地人的主食,平淡无奇的原材料被人们演绎出许多不同的吃法,制作出鹿糕馍、落地花等特色小吃,而“一口香”臊子面则成为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
一口香,顾名思义,一碗一筷子面,一口放进嘴里,让人流连忘返,其面薄筋光、其汤煎稀汪,配上葱花的清香、肉味的浓香、面条的醇香、金汤的酸香,最终达到口感鲜香,让人齿颊生香。为了成就这一口美食,县上的大厨师傅们发挥着自己精湛的厨艺,精研细究每一道制作工序,不管是婚丧嫁娶、老人过寿、孩子满月,还是亲朋好友聚会,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美食。
据悉,“一口香”扶风臊子面起源于周人克商之前在周原城郭的祭祀活动,祭祀之后举行“食礼”,让参加祭祀人员共同来分享祭品,实现福泽共享。祭祀馔品为“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其中“食用六谷”之一的“麦食”,就是传承发展至今的“一口香”扶风臊子面的最早雏形。
“一碗正宗的‘一口香’扶风臊子面一定是用上好的老母鸡熬制汤底,放上特制的扶风臊子、鸡蛋饼、油炸豆腐丝、黄花菜、木耳等配菜,用上好的扶风香醋调味,然后将煮好的面条过凉水后捞入碗中,浇上鲜美的汤底就能享用了。扶风人走亲访友,主要是奔着主家早上那顿臊子面,一口一碗,客人吃得越多,待客的主家就越有面子。”杏林公社大食堂师傅刘晓亮说道。
在今天,臊子面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承载着扶风人民的历史和情感寄托。近年来,扶风县为打响民俗文化品牌,推动特色饮食文化蓬勃发展,先后举办了中国·扶风“一口香”臊子面大赛、“臊子面”制作能手“十强争霸赛”、扶风“一口香”臊子面网络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全面展示扶风饮食文化,提升臊子面美誉度,打响知名度,让“吃扶风臊子面,就是扶风最尊贵客人的体验”深入人心。扶风县发展臊子面店铺52家,先后成功打造了汇集扶风美食名吃的关中风情园、美阳民俗村、“一口香”臊子面一条街等,让扶风成为民间美食的集中地。
“扶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品类丰富,扶风‘一口香’就是典型代表,葱香、面筋、汤鲜美、入口纯,越吃越想吃,热情好客、勤劳朴实、智慧善良的43万扶风人民诚邀大家来扶风略千年周原、瞻法门琉璃、赏野河槐林、览七星湿地、品特色美食,扶风欢迎您!”今年4月,扶风县委书记王丽为扶风“一口香”臊子面代言并向广大游客发出邀约。
强龙头 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品文化,来周原;吃面食,来扶风。“一口香”臊子面作为西府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到扶风的游子与来客总要点上那么几盘,尝尝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味道。
“国庆期间,我们店每天接待量都在1000人左右,销售‘一口香’6000到8000碗,营业额是平时的3到4倍多。”秦源臊子面店负责人马瑞妮告诉笔者,很多来自北京、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的游客都是在网上看到“一口香”臊子面的宣传视频,慕名而来打卡品尝。
为持续推动“一口香”臊子面走出去,因地制宜扩大劳动力就业,扶风县全力打造“一口香”臊子面劳务品牌,推行“品牌+培训+就业+帮扶”服务模式,累计培训从业人员1.2万余人次,带动就业从业人员2.3万余人次。打造的关中风情园、杏林公社大食堂、秦源臊子面等龙头示范企业和扶风县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示范街区、法门民俗一条街,还有活跃在乡间的农村家宴服务队,年均吸纳就业8000余人次,同时带动产业链上的菜籽油、香醋、豆腐加工以及其他食材供应,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约50亿元。
扶风县是西北地区的农业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陕西省小麦制种大县,全县小麦种植面积40.1万亩左右。目前,县域内有九丰公司、巨良农场、豆村农场等30多家种子企业与合作社,现有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近10万亩,年产小麦良种5000多万公斤。“扶风土壤条件好,土壤耕层深厚,肥力基础好,生产的小麦质量好,品质没得说。”陕西润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毕海峰说。
杏林公社大食堂的负责人刘晓亮从小就有一个厨师梦,16岁时便开始学习厨艺,经过二十多年积淀,他的厨艺不断精进,考取了国家技师资格证,“一口香”扶风臊子面是他最拿手的。靠着拿手活,刘晓亮的生意越来越好,过上了好日子。作为“扶风一口香传人”劳务品牌中的佼佼者,刘晓亮就近招聘了一些服务员,有效解决了周围20多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帮助周围乡亲增收致富。
今年47岁的王功昌是乡党臊子面连锁店的创始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扶风人,2013年,他在西安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乡党臊子面店。“这些年,我一直在外从事餐饮行业,时常惦念家乡‘一口香’臊子面的味道,开办臊子面店铺,不仅解了自己的乡愁,也推动扶风的美食从‘深闺’走向大众。”王功昌说。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探索,王功昌的“一口香”臊子面店铺已累计在全国开设分店30余家,最远开到新疆、深圳等地。目前,该企业已经累计吸纳扶风群众就业1000余人。
为了鼓励更多的扶风乡党依托“一口香”劳务品牌就业创业,扶风县还定期举办在外成功人士联谊会,研讨扶风劳务品牌的创建、培育、壮大升级,不断提升劳务品牌经济效益,扩大就业“蓄水池”,“一口香”臊子面的品牌效应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助推器。
延链条 推动文旅商体融合发展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扶风县倾力打造一口香“扶风臊子面”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塑造以臊子面为主题的“旅游+文化+美食”品牌,积极促进产业融合,带动链条产业小麦种植、四季蔬菜、生猪养殖、面粉加工、手工挂面、民间食醋、土法榨油、臊子加工、餐饮服务、民俗民宿等快速发展,以扶风“一口香”臊子面为代表的扶风特色饮食已成为全县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鲜亮品牌。
2023年底,扶风县以县城关中风情园——西府古镇核心片区为依托,以关中风情园、西府古镇、体育运动公园、七星氧吧体验园为四大中心园区,以现有城市道路和产业布局为基础,因地制宜,打造了鼎盛路—关中民俗风情街、北一路—扶风一口香美食街、北二路—古镇饕餮盛宴街、南二路—时尚购物二道街四条主题街区,全面建成了“一核四园四街区”的文旅商体示范街,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体验服务。
扶风,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境内的古周原遗址和法门寺塔基被列入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打造“一口香”臊子面民俗品牌为契机,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形”,持续释放“一业兴、百业旺”乘数效应,着力推动文旅提质发展,切实把法门寺、周原遗址等453处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先后举办“槐花·蜂蜜”节、自行车骑行、臊子面大赛、啤酒音乐美食节、广场舞大赛等系列活动70余场次,持续扩大周原博物院、法门文化景区、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景点影响力,不断丰富历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乡村民俗游等精品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加速发展。来扶风,领略田园风光、感悟周风唐韵、回望厚重历史、品尝扶风美食、感受最高礼遇已经成为每位来扶风游客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