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6008808/2022-11573 | 发布机构: 扶风县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2022-07-14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类别:B
扶文旅字〔2022〕57号 签发人:张炳利
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对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复函
韩云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县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让周原文化在我县文化旅游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规划打造特色品牌的建议;积极调研,深度挖掘周文化、周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组织专家学者,依托政府载体大力宣传,推介周文化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召开全国性的周文化研讨会、学术会提高周原知名度,打造全国顶尖研学游目的地的特色品牌。
关于依托周原文物资源,开发文创旅游产品的建议;围绕周原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文化内涵,重点培育轩瑄、圣天等一批文创产品研发方面的文旅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各种经济成份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文旅产业开发。充分挖掘周原历史文化精髓,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文创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科学培育文创产品产业集群,建设和完善重点旅游区购物场所,建立文创产品研发中心、开办文创产品展览馆,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
关于加大旅游项目提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围绕周原博物院和召陈建筑基址保护项目,对旅游线路作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布局,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提升文化内涵和娱乐成份,形成以周原为核心的吸引力景区体系,不断满足游客的文化精神需求。以周原文化为核心,以文化展示、文化修身、文化观光,文化体闲,文化体验等产品形态为载体,精心打造享誉海内外的周原文化旅游景区,使周原成为我县文旅融合的主力推手。
再次感谢韩委员对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的大力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持续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7月11日
扶文旅字〔2022〕58号 签发人:张炳利
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对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复函
赵凯、王西翠委员:
非常感谢两位委员对我县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提案》和《关于加大扶风文化的发掘和利用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将围绕“三县五区”战略目标,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以“大文化、大旅游、大策划、大建设、大营销、大品牌”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丰富卖点,把一流的资源变成一流产品,打造扶风文旅“金色名片”,全力推进我县文旅产业提质增效,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一是实施品牌营销。继续在央视、陕西卫视等投放旅游宣传片。通过地铁视频宣传、景区命名高铁专列、目标城市游散中心设立等多种形式,开展品牌推介。通过一条过境旅游短信、一首扶风旅游歌曲、一部旅游宣传片(短视频)、一册扶风旅游指南、一本扶风旅游故事、一台特色演艺、一套特色旅游产品、一桌扶风美食的“八个一”活动实施,打响“周风唐韵▪鼎盛扶风”品牌。二是实施整体营销。持续开展百名网红、百名大学生为扶风旅游代言活动。办好法门文化艺术节、野河山槐花蜂蜜节、自行车骑游活动、臊子面大赛、“讲述扶风故事”短视频大赛等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在县城建立旅游特色商品一条街、旅游饮食一条街、旅游娱乐一条街,评选命名一批扶风老字号美食特色店、旅游商品直营店、星级农家乐,形成“群星闪耀”的营销矩阵。三是实施精准营销。推广“周礼体验”“大众考古”“盛唐气象”“宫廷茶仪”等主题自驾旅游线路。加强关中城市群旅游合作,形成网红打卡游、田园风光游、生态康养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工业游、红色旅游的环线旅游线路。出台“引客入扶”政策,发挥好大西线旅游联盟作用,鼓励旅游企业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旅行社的深度合作,互推旅游线路,把更多游客吸引到扶风。
二、着力做靓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围绕《扶风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县域作为大景区,全方位多维度融入陕西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发挥法门5A级景区的龙头作用,建立大西线旅游联盟,做靓盛唐文化、丝路文化、茶文化、禅修康养文化等文旅产品。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周原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持续开展专家考古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大众研学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全力打造国家记忆工程。依托野河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优势,整合山林、寺观、果园、村落和人民公社遗存,发展蜂蜜和旅居休闲产业,倾力擦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扶风名片。持续丰富旅游业态,将七星河湿地公园建设成集生物科普、湿地观光、美食品鉴、文化演艺、农耕体验、儿童游乐、休闲街区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依托扶风城隍庙、温玉珊宅院、关中风情园、西府古镇等,专题打造民俗体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题的城市旅游新业态,彰显扶风独特的民俗魅力。
三、强力推进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抓好文旅产业项目的合理布局。利用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合理规划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周礼图书商城、周原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抓好扶风古城、飞凤山遗址公园、浪店河畔、瓦罐岭等具备较好开发条件的产业项目,强化文化旅游产业支撑。二是大力繁荣文化艺术。大力开展沉浸式旅游新业态,支持周原博物院、法门文化景区、野河山生态景区、七星河国家湿地推出有主题、高质量、常态化的文娱演出项目。依托风情园艺术博物馆的建成,开展皮影戏、秦腔、碗碗腔、扶风转鼓等大型实景剧、秦腔剧的展演活动。依托周风轶事、法门往事、贵妃传说、三霄传奇、窦滔爱情等文化主题典故,编排大众喜闻乐见的演艺剧目,丰富夜间旅游业态,全面推动文艺精品繁荣发展。三是持续延伸文创产品产业链条。以“周原好礼▪扶风有礼”为主题,做好SZ登山杖、秦花蜜泉、乔山红苹果等名优产品的推介,加快扶风特色文创商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体系建设。支持圣大、法门实业、周原、轩宣等企业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衍生产品、非遗商品、特色工艺品和土特产品。鼓励文创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旅游商品大赛,引领和拉动游客消费需求,提高附加值,推动城区、景区规范建设旅游商品购物街区,延伸产业链条。四是持续加大招商和投融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招商平台和渠道及省内外每年举办的丝博会、西洽会、西交会以及国内外文化旅游展会等,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针对省内外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开展小组团定向招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政银企对接机制,实现文化旅游与金融对接,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再次感谢您对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的大力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持续得到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