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6008808/2022-11532 发布机构: 扶风县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2-06-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1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2-06-08 15:41:52 浏览次数:

扶教字〔2022〕24号                  签发人:张文革

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1号提案的

答复函

赵娓妮、张丽军、董小龙、卜群、郭林梅、吕亚芳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县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你们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问题的现状

正如各位所言,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着较大的隐患:一是随着外国文化的大量传入,年轻人受其新奇形式吸引,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日益淡漠;二是社会对传统工艺、传统文化关注度的下降,随着老工匠、老艺人们的离去,很多传统文化将面临失传的危险;三是西方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地位,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日益西方化,过洋节多于过传统节日。如果不及时扭转这一不良倾向,会比较危险,我们的文化就丢了灵魂,民族发展就会失去方向。

二、所做的工作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文脉,更是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县教体局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

首先,发动中小学生主动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我县在义务教育阶段增设了书法课,每周一节,小学一至六年级设置在语文课程或地方课程中,初中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在书法课上,老师们引导中小学生动手练习毛笔字,临摹我国经典书法碑帖,领略中国方块字的独特魅力。我们还利用假期,引导中小学生走出家门,主动接触传统工艺和传统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暑假,教体局在各镇(街)开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涵养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其中有一个固定的“乡村少年宫”项目,就是引导学生去寻访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家乡的非遗文化传播给身边的人,让他们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真正把传承工作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其次,增强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一方面,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对中华传统节日进行系统梳理,设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每到一个传统节目都开展活动,主动收集、整理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故事,分析和感悟中华传统节目的文化内涵,引导他们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另一方面,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故事传诵会、中华传统经典名片诵读比赛、青少年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在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自觉抵制洋节,抵制西方文化侵略,更加喜爱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引导全县中小学校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教体局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鼓励各学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和开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三、下阶段的措施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创新工作:

1.继续加大传统文化普及力度。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倡导广大中小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写好中国字,画好中国画开始,点点滴滴地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引导他们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2.努力维护传统文化应有地位。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倡导广大学生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来辩证看待西方文化,不断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内涵,不断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淡化西方文化的冲击,逐步确立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主流地位。

3.不断增强传统文化传承魅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通过到社会实践营地开展主题活动等,向传统艺人学习本地传统工艺,尝试制作各种传统工艺品,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接触和喜欢传统工艺。

4.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工作。让中小学生真心喜爱传统文化,就要用青少年喜爱的方式来解读和传承,让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的特点。如学校四周的围墙作为载体,定期展示学生的国画作品,把它们变成学校的名片;精选学生制作的工艺品,当作学校对外交流的伴手礼,赠送给来交流参观的嘉宾,既能增进情谊,又传播了传统文化等等创新性举措,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变得有温度,还非常时尚,定能受到广大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扶风县教育体育局

202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