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6008808/2022-11875
发布机构:扶风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2-11-24 15:15:27
名  称:扶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扶风县“十四五”农业节水行动方案的通知
有 效 性:有效 文  号:扶政办函〔2022〕76号

扶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扶风县“十四五”农业节水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11-24 15:15:27 浏览次数:

扶政办函〔2022〕76号

扶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扶风县“十四五”农业节水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扶风县“十四五”农业节水行动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扶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16日

扶风县“十四五”农业节水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各项任务,加快节水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为指南,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立足最大程度利用自然降水、合理利用地表水、适度利用地下水、保住地中墒,按照“政府主导、分区布局、技术集成、示范引领”的原则,根据全县自然气候特点、水资源特征和优势主导产业,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产业布局,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管理措施,连片规划、规模发展、整体推进,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有效改善灌溉条件,扩大可灌溉面积,提高抗灾能力,转变用水方式,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以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依托资源禀赋和耕地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推广节水技术,分区分类打造灌区节水、旱作节水等典型,到2025年,建成高效农业节水核心示范区11万亩,建设农业节水辐射带动区22万亩,农业抗旱减灾能力、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同步推进畜牧养殖场和渔业节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坚实支撑。

三、建设内容

以粮食、设施蔬菜、果业、畜牧渔业等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快技术集成创新,建设高效节水典型,辐射带动节水农业加快发展。集成推广7种节水模式,在8个镇(街)建设11万亩种植业核心示范区,畜牧规模养殖场20个,水产养殖3660亩。具体建设任务见(附表)。

(一)渭北塬区粮食节水灌溉模式。以“吨粮田”建设核心区为重点区域,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卷盘式自走喷灌机、平移式喷灌机、微喷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模式,探索发展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模式,多种形式扩大可灌溉面积。以午井镇、召公镇为重点建设核心区3.7万亩,辐射带动6.35万亩,推动季节性撂荒地全面复种。

(二)大中型灌区渠系配套粮食作物节水模式。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统筹将灌区内有效灌溉面积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根据主要作物生长规律和土壤墒情,调整优化灌溉制度,推广农田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水漫灌改畦灌等节水措施,建立健全建设管理与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在城关街道、绛帐镇、天度镇、召公镇等地建设小麦玉米一体化高效节水核心示范区3.63万亩,辐射带动6.09万亩。

(三)机井灌溉区高效节水模式。在全县具有机井灌溉条件的区域,改善水源条件和田间设施设备,推广移动喷灌、微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在法门镇、天度镇、杏林镇、段家镇等地建设高效节水核心示范区2.8万亩,辐射带动5.5万亩。

(四)果业节水模式。采用滴灌、小管出流、微喷灌等节水方式,建设水肥一体化肥水高效利用模式,建设苹果节水核心示范区0.46万亩,辐射带动2.3万亩。建设猕猴桃节水核心示范区0.73万亩,辐射带动3.15万亩。

(五)设施蔬菜节水模式。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滴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方式,增强节水效能。建设设施蔬菜高效节水核心示范区0.52万亩,辐射带动1.64万亩。

(六)规模化养殖场节水模式。改水冲粪、水泡粪为干清粪,推广干湿分离式清粪、污水过滤循环再利用技术,指导养殖场户应用节水型设备,场舍加装雨水收集水槽,推广种养结合、还田利用等新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规模化养殖场20个,辐射带动养殖场7个。

(七)渔业节水养殖模式。推广工程化循环、尾水处理等技术,以及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及循环等节水养殖模式,加大节水设备、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水产节水养殖3660亩,辐射带动2000亩。

四、技术支撑

(一)组建农业节水技术服务体系。组建由农业农村、水利水保、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农业节水技术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推广。立足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特点,加快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引进、推广和应用,开展农业节水种质资源、技术标准、制剂材料、设施设备等系统集成,形成一批技术成熟领先、可复制推广的农业节水模式。

(二)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强节水农业技术合作,开展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高效节水产业模式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开展农业节水方面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研究,实现精细保护、精准灌溉、科学施肥、高产高效。

(三)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支持和引导陕西果业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节水设施设备。发挥龙头企业的科技、组织、融资、加工、市场等优势,高标准、大规模建设高效节水农田,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引领带动其他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节水。

(四)开展全程技术服务。依托县农技推广中心,开展节水技术引进、示范展示工作。完善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墒情监测分析,指导科学种植和精准灌溉。加强示范主体培育,针对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节水设施设备应用和节水技术集成推广等,开展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培训指导。

五、实施步骤

采取边试点示范、边总结推广,示范引领、辐射推广同步推进的方式进行。

(一)集成技术模式(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

明确工作任务,把握关键环节,分区分类集成7种节水模式,探索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高效节水路径模式。

(二)核心示范引领(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

加强节水技术研发集成,以复制推广7种节水模式为重点,建设高效农业节水核心示范引领区11万亩。

(三)全面辐射推广(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

以任务为牵引,通过核心示范区引领,辐射带动高效农业节水22万亩。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乡村振兴局、县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协调机制。各镇街要把发展农业节水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政府主抓、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抓好推进落实。

(二)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用水结构。把发展高效农业节水与推动粮食、果品、蔬菜等八大产业链建设相结合,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中连片推进。充分发挥品种节水潜力,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进耐旱、高产、高附加值品种,扶持农业旱作技术和抗旱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种植养殖结构,推动全县农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加大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渠道。制定和完善发展农业节水相关扶持政策,建立行政推动、社会参与的稳定投入机制。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在原有渠道基础上,扩大农业专项资金规模,将支持发展农业节水项目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整合利用农业产业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等项目资金发展农业节水,农机购置补贴向节水装备和配套机具倾斜。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农业节水的投入力度,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承担农业节水任务,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节水。

(四)强化金融服务,助力农业节水。鼓励金融机构把高效节水农田建设作为信贷投放重点,设计低息、量足的中长期贷款。鼓励大力发展农业绿色金融,加大对农业节水的支持力度,创新开发针对农业节水的金融产品,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推广节水设施、装备等为标的抵押担保方式。鼓励开展农业节水机械等方面的金融租赁业务。

(五)广泛宣传培训,增强农业节水成效。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农业节水,形成政府重视、部门支持和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业节水发展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以“水与粮食、水与生态”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普及农业节水知识,提高农民群众和农业经营主体节水意识。

(六)加强督促考核,压实工作责任。逐级分解下达节水农业建设任务,落实工作主体、压实工作责任,并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标。县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要加大督导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各镇街工作进展进行检查,对工作进展缓慢的镇街督促提醒或通报,对工作突出的镇街,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推进节水农业各项措施落细落实。

附件:农业节水模式技术规范

附件

农业节水模式技术规范

一、渭北塬区粮食节水灌溉模式

(一)卷(绞)盘式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由软管供水,用卷盘绕软管,牵引1个远射程喷头,使喷头在喷灌过程中沿作业路线移动的喷灌机,每天可灌溉20亩以上。适用于有井水或蓄水池等固定水源的所有地块,具有机动灵活、管理简便、操作容易、省时省工等优点,是灌溉大田作物的较好选择。

(二)管灌(喷灌带灌)模式。利用低压管道(或喷灌带)输水灌溉,通常将输水干管固定埋设在地下,田间支管和毛管可拆装搬移、周转使用。田间地头有出水桩(栓)即可实施灌溉。该模式适用于有井水或蓄水池等固定水源的山地、坡地,操作简便、省时省工、适合普通农户使用。

(三)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模式。由水源、首部(过滤、施肥、控制)、输水、灌溉四大系统构成;须配套建设控制房,安装加压泵、离心过滤器、恒压供水系统、施肥机等配套设施,输水管道和喷头固定埋设在地下;采用手动或半自动控制方式,适用于有深井或蓄水池等固定水源、地势平坦的区域推广应用。

二、大中型灌区渠系配套粮食作物节水模式

(一)末级渠系改造。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及建筑物的成套、高效、耐久及标准化改造,加大渠系防渗漏衬砌,根据水源条件埋设UPVC管道等,建设农渠分水口,配备出水桩、分级测控一体化智能量水设施,修复排水沟等。末级渠系改造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同时,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建设和管理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渠道防渗衬砌工程技术标准》(GB/T50600-2020)。

(二)田间道路改造提升。开展田间道路改造提升,构建便捷高效的田间道路体系,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需要。田间道路包括田间道(机耕路)和生产路。与村村通、村组通公路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确定田间道路密度。田间道的路面宽度宜为3米—6米,生产路的路面宽度不宜超过3米。在大型机械化作业区,路面宽度可适当放宽。

(三)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开展冬小麦、夏玉米不同灌溉施肥模式试验示范,生育期量化灌溉施肥技术试验示范,测墒适时灌溉技术试验示范,不断优化灌溉、施肥的时间、次数、灌溉量、施肥量等。

三、机井灌区高效节水模式

(一)管道输水。改善灌区农田水源保障条件,根据水源和地形条件,埋设UPVC管道,铺设PE管,改造原有渠道,以管代渠,并配备低压管道(或水带)等输水灌溉。

(二)水肥一体化。优先采用分级测控智能化灌溉设施,配备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大面积智能水肥一体化。单个系统控制面积约1000-2000亩。

1.喷灌带喷灌技术:根据土壤质地和作物情况,采用N35、N40、N50和N60等型号的斜5孔微喷带,最大喷幅分别为100厘米、150厘米、200厘米—250厘米和240厘米—300厘米。主管道埋入地下70厘米—120厘米,每隔50厘米—90厘米设置1个出水口。以地边为起点向内半个喷幅处铺设第1条微喷带,微喷带长度不超过50米,与作物种子行平行,适宜间隔1.8米—2.4米。

2.地埋可伸缩喷灌技术:将灌溉主管和支管埋于地表以下80厘米处,可伸缩管道喷头埋于地表下40厘米处,灌溉施肥时,喷头自动伸出地面,灌溉结束后,喷头自动缩回地下,不影响地面农事作业,方便大型机械作业,可减少作业对水肥一体化管道设备的损害。

四、果业节水模式

(一)水肥一体化技术。一般按500亩苹果园配套建设50立方米(配方池)+2000立方米(蓄水池),配置水肥一体化、水质自动监测设备和高效滴灌系统及附属设施,配套物联网,完成果园水分、养分监测,实现水肥一体化自动管理。

1.环绕滴灌水肥一体化。沿每行果树布置一条灌溉支管,在距果树树干60厘米—l00厘米处,环形铺设一条滴灌管,配置滴头进行滴灌,配合水溶肥,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

2.小管出流或微喷水肥一体化。沿果树种植行方向铺设灌溉支管,安装直径4毫米—6毫米的毛滴管,每棵树分1—2条毛管,配合水溶肥,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

五、设施蔬菜节水模式

(一)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管。按照精准滴管+水肥一体化融合推进的要求,配置混肥池(桶)、注肥泵和高效灌溉、精准注肥、水分养分自动监测等设施设备,采用微喷和滴灌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有机融合,增强节水效能。

(二)棚室环境优化调控。完善土壤和空气温湿度监测及自动调控等物联网系统,辅助配套自动放风、自动喷淋系统,同时做好其他节水配套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水能力。

(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集成。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做好土壤改良和棚型结构改造提升,示范带动设施结构科学化、标准化、宜机化,增加土壤持水能力,促进棚型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六、规模化养殖场节水模式

(一)建设雨水收集贮存系统。在圈舍加装雨水收集水槽;修建蓄水池,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经处理后浇灌饲料。

(二)改造养殖场饮水系统。对传统供水管道、饮水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加强饲养管理和供水管道日常维护,杜绝滴漏跑冒现象,减少饮用水浪费。

(三)集成应用先进技术。推行科学饲养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还田利用等技术,促进节粮、节草、节水养殖,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七、渔业节水养殖模式

(一)池塘工程化循环节水养殖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应用新型养殖技术模式,去除养殖尾水中固体废弃物并实现资源化利用。在池塘中栽种水生植物,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氮、磷等可溶性有机物质,保持养殖水体清洁无污染,实现养殖水体循环利用。

(二)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模式。在冷流水养殖集中区域,开展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试验示范,利用物理方法沉淀过滤固体废弃物,实现养殖水体循环利用。

扶风县“十四五”农业节水行动建设任务分解表

镇街

种植业节水

畜牧业节水

渔业节水

核心示范区

辐射带动

区面积

(万亩)

畜禽规模

养殖场

数量(个)

核心

示范场

(个)

辐射

带动场

(个)

水产养

殖面积(亩)

核心示范区

辐射

带动区面积

(亩)

数量(个)

面积(万亩)

数量(个

)面积(亩)

扶风县

1

11

22

20

7

3660

2000

城关街道

1.85

3.7

3

1

2750

1650

法门镇

1.85

3.7

3

1

420

200

天度镇

0.6

1.2

3

1

0

0

绛帐镇

0.6

1.2

3

1

15

0

召公镇

1.45

2.9

3

1

100

50

午井镇

1

2.6

5.2

1

0

185

50

杏林镇

1.45

2.9

3

1

50

0

段家镇

0.6

1.2

1

1

140

50